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

相約星期二



深刻金句:
「當你學會了怎麼死,你也就學會了怎麼活。」
「死亡」一直是人心底裡的恐懼,因為充斥著未知與不捨:人們不知死後何去何從,又不捨在世時的各種感情、人、事、物。可惜的是,從沒有一關於死亡的學科在我們的學校裡教授,只教我們如何生存;沒有一位學科老師教我們如何精采生活,只教我們如何應付生活而已。此書卻正面剖析一個頻死的教師,分享他面對人生、死亡、錢財、愛情、感情等的看法,或許每個人的生命都不一樣,但無可避免地要面對死亡,應該如何面對呢?書中再次提醒,不是害怕或逃避,而是正面接受並思考,換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檢視「死亡」。
看書時,不時被教授的說話和想法所感動,尤其當他面對ALS這個絕症,那種生不如死的病,看著自己慢慢地死去,換是我,可能受不了情願一死了之。但他沒有要求什麼「安樂死」,相反他積極看待死亡,還拿自己當研究對象,當中不乏令人尷尬的情況,如不能再獨自如廁甚至要人幫他擦屁股!但他不但接受了,沒有抱怨這個病之餘,還能感恩因此病讓他學會了另一個角度看人生:接受別人的愛,也在別人需要時付出愛。
而作者與教授的對話也叫我反思:作者畢生追求烟幕的金錢、地位、事業上的成就,但教授如此回應:「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,他們照樣看不起你;如果你想對社會底層炫耀自己,也請打清此念頭,他們只會妒忌你。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無所適從,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對整個社會。」這讓我想起教會的一首詩歌:等候倚靠神。歌詞提及:「下流人都真是虛空,上流人是虛假,他們在天秤上,比空氣還輕。」但我們只要默默等候神,心不要放在財寶的多少,神會照你所行的賞賜你。

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

《我想活得像個人~脫北者的邊境血淚故事》讀後感

為逃離北韓這封閉強權的國度,為有更像人的生活,為自己也為家人,一班脫北者押上了生命、財富,甚至撇下了仍在北韓的家人,不惜以身試法,徒步穿越邊境,偷渡往中國、寮國、越南、泰國等地。

作者透過採訪北韓脫北者的心路歷程,一邊紀錄他們的脫北險情,一邊探討他們在北韓的悲慘生活,從而揭發許多不為人知的北韓強權制度下,人性的醜陋、愛與自由的追求和渴望。

每次看的時候,心都似被揪著一樣,當看到和我年紀想約的女孩被賣到中國當人妻,終生過著被歧視,不見光的日子,我也會試著投入她們的處境並反思:我可以怎麼辦呢?逃走?放不下孩子。屈服?但過著像狗像賊的生活,我不願意。又看到因在中國沒證件而被遣返回北韓的人,所受著生不如死的刑罰,就不禁悲從中來,流下眼淚…到底,他們做錯了什麼?為何要承受這些?
雖然看起來很沉重,但也不是完全絕望的,一班南韓教會的牧師和成功脫北者,為了同胞,為了福音在這些可憐人身上拯救,他們捨棄自己的南韓國民身份,帶領脫北者穿越國界,途中經歷保羅所面對的:直到如今,我們還是又飢又渴,又赤身露體,又挨打,又沒有一定的住處,並且勞苦,親手做工。被人咒罵,我們就祝福;被人逼迫,我們就忍受;(林前4:11-12
再看北韓的歷史和制度,讓我知道,一切的苦難出於人的私慾與罪,但一切的愛和自由的國度,唯有在神的國度才能實現。在拯救人肉身的自由之外,更要緊的是人屬靈裡的自由。不然,即使脫離了北韓,脫離了我們面對的困境,生命沒被神更新改變的話,仍是世界的奴隸,不過在大一點的籠子裡飛罷了。

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

愛人如己

今天有幸被4個巴藉學生及家長邀請至她們家吃飯;) 由於之前是齍戒月,直至節期完了,他們請我吃飯,我感到非常榮幸,而且我知道,她們的媽媽廚藝很好,我一定大飽口福。



↑我和Abigail吃得津津有味,還有很多,但美食當前,就忘了拍照;D

然而,在吃過飯後,才見忙碌的媽媽坐下來休息與我們聊天,因為我們一到家,她就開始不停地預備午餐又清洗碗碟,甚至小兒子的奶粉也要同步預備。知道她照顧五個小孩一點都不容易,便關心她的身體,一問之下,她那右手原來舉不起來,因為長期勞累,右肩至手臂都麻痺了,但為了招待我們,她忍著痛預備了2小時!
姐妹Abigail很貼心,立即幫媽媽按摩搥背,她那專業的手法媲美OSIM按摩椅,我在旁一邊讚嘆,而媽媽也很享受,閉上眼睛微笑著。
看到這,不禁想為她和她的兒女多做一點事,便提議兩天後帶四個兒女去濕地公園,雖然只有一天,但至少幫輕她們媽媽的照顧工作,也擴闊她們眼界,不會虛度了暑假。

於是我們開開心心天水圍一天遊:

謝謝我的助教也陪我帶這四隻「恐龍」XD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↑玩了半天濕地,餓得個個吃了半個PIZZA!!>0<


↑順路去了屏山圖書館,她主動取了中文書來看^U^

回到家後,才發現她們的表姐仍等著我們回來,為的是特地為我畫手花,這是她們節日的慶祝活動之一,很多女孩子都會畫,甚至一些小男孩也會XD
一直很羨慕她們的手花,想不到自己也有了^3^
這兩天和她們相處,與平日當老師帶她們很不同,反而像一個媽媽,她們累了就幫她們背背包,餓了就帶她們到餐廳大吃一頓。不用排隊一個跟一個,不用怒氣,她們也很乖巧。我熱了,她們為我扇涼;有新發現,她們急不及待告訴我,這一切,只源於「」。對她們的媽媽也是一樣,她大熱天忍痛下煮,我又為減輕她的痛,送她一部按摩搥,也源於「」。
但「」的源頭在哪裡?
我們,因為神先愛我們。(約4:19)
在付出的同時,其實得到更多,你渴望從我們神YAHWEH中得到「」嗎?先「愛人如己」吧!